近年來,童裝市場這塊“服裝行業(yè)的最后一塊蛋糕”不斷的被分食,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加盟其中,這中間也不妨一些國際知名品牌和成人鞋服品牌。
童裝市場雖然也存在競爭,但相比而言卻顯得“這邊風景獨好”。
國內童裝市場的格局大致是,國內國外品牌各占國內市場的一半。國內廠家占有的50%份額中,頂多只有30%擁有品牌,分別在一二三類城市市場扎堆;70%處于無品牌狀態(tài),分布在廣闊的農村市場。而國外品牌占據(jù)的50%市場份額中,幾乎集中在一線中心城市市場。
在國內童裝市場,雖然有分別在一二類或三四類市場表現(xiàn)不俗的童裝品牌,也有在各個區(qū)塊各領風騷的區(qū)域童裝品牌,但迄今為止國內童裝市場還沒有形成像男裝、女裝、休閑裝、運動裝那樣的全國性品牌或品牌,童裝品牌集中度尚不高。
這就為國內市場童裝品牌的洗牌提供了一個客觀的理由,同時也使國內童裝市場品牌的誕生成為可能。
國內市場不能簡單地視為一個市場,因為其幅員遼闊,至少可以分為東北、華北、西北、華中、華東、華南、西南等多個區(qū)塊,每個區(qū)塊因為經濟、文化的差異導致了消費習俗、消費水平、對時尚或者品牌的接受程度不一樣而呈現(xiàn)不同的特點和需求。
并且,因為國內城鄉(xiāng)差異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然存在,所以一二線城市童裝市場與三四線城市童裝市場的消費特點、城市童裝市場與鄉(xiāng)村童裝市場的消費特點存在很大差異。
這些地域差異、城鄉(xiāng)差異便客觀地為童裝品牌的進一步細分和定位、為童裝新品牌的進入提供了空間和機遇。
國內童裝企業(yè)的品牌定位大多集中在中大童,而嬰幼童或少年裝涉足的不多;并且,就價格而言,大部分童裝品牌集中在中高檔,而奢侈或高檔童裝為數(shù)不多。并且品牌定位經歷了一個相對粗放而模糊的過程。
由于中高檔童裝市場競爭的加劇,并且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國內兒童用品消費觀念的改變,不但童裝品牌進一步市場細分已經展開,嬰幼兒裝或少年裝會有不少企業(yè)進入;同時,大眾童裝品牌可能會產生,高檔甚至奢侈童裝品牌也會應運而生。